正在阅读:【名家看上虞】陆春祥:上虞之光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万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名家看上虞】陆春祥:上虞之光

转载 高琴2018/08/08 13:58: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上虞生活网 34679 阅读 0 评论 6 点赞

5月13日,著名作家陆春祥在大公报发表文章《上虞之光》,从舜、曹娥、王充、越瓷、春晖等文化符号着手介绍上虞。

↓↓↓

文章正文如下↓↓↓

“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虞通娱),故曰上虞”。——《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

一、重华

上虞之光,自重华始。

重华即舜。舜是后人赠他的謚号,他并不知道自己叫舜。郦道元的记载,重华与诸侯商量什么事,我们也不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这个重要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圆满,于是放松地庆祝了一番,这一来,中国歷史上一个重要的县名诞生了,上虞。

现在,我们来说说重华这个苦孩子、孝孩子。

重华一生下来,就有异相,双眼放射出满满的光芒,有两个瞳,也就是有两个眼珠影。

重华姓姚,母亲早死,他的父亲,瞽瞍,是一个瞎眼的老头。姚老头出生其实挺高贵的,他是颛顼帝的六世孙,不过,从五世祖开始,他们家都是平民,姚老头眼虽瞎,估计尚有些本事,后来又娶了个婆娘,也就是舜的后娘嚣,看名字就知道她是个厉害的角色,后娘给他生了个弟弟,叫象,那时,南中国草木茂盛,遍地都是亚洲象,我推测,这弟弟叫象,应该很壮实,人高马大。

正常情况,这样的家庭,日子应该幸福,人口不多,重华和弟弟、后娘,都可以干不少活,但事实是,重华的日子不好过,姚老头、后娘、象,性格古里古怪,品性也不敢恭维,象人高马大,却懒得很,他们都不喜欢重华,不仅不喜欢,还百计千方害他。

于是,“像耕鸟耘”来了。

这个成语有数种解释,但我宁愿相信,是大象和鸟们来帮助重华耕种。重华每天都承担着姚家的巨大劳动重任,面对阔大无垠的田野,重华一个人根本无力完成开垦和耕种,但他不绝望,他始终信心满满,他对瞎眼老爹、苛刻的后母、跋扈的象弟弟,一如既往的真诚,任凭他们怎么刁难、使坏,都以善良之心相待。

绍兴市上虞凤凰山下,中华孝德园里,韩美林主持雕刻了一组大型象雕,舜耕群雕,十五头大小不一的石像,闪着大耳朵,鼻子垂地,正全力驯服地耕着地。群象全长68米,高27米,重华立于最高的那头大象上,左手扶犁,右手擎托日月星辰,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呀,天地任我行,群象任我驱,重华全身都散发着巨大的光芒,以德报怨,上苍对他厚报,这是人类的孝顺之光,美德之光。

虽已初春,江南的冷雨仍然让人寒意顿生,但我面对那些群象巨雕,心中却产生了巨大震撼,一点也不觉得冷,我甚至暗自喜庆,重华需要这雨水,它就是庄稼的甘露啊,明年一定会有好收成的,他希望,好收成能让后母、弟弟们的脸上溢出笑脸,活得开心些。

重华三十岁时,仍然安心地做着自己的事,耕田狩猎,奉孝父母。尧帝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继承人,重华的境界,非一般常人能比,先将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然后,将整个天下交给他,嗯,让德行高的人接班,放心,天下的黎民,有福。

在上虞的几天时间里,看到虞舜的古蹟和地名几遍全境,舜庙、舜井、百官桥、舜江(今曹娥江)、舜山、陶灶、渔浦湖(今白马湖)、百官街道、象田村、虹漾村等,我想,这绝对不是偶然。我住的上虞宾馆,大堂外五十米左右,古老的“舜井”藏在树林中,郦道元说,葛洪曾坐此井边饮泉,舜井石砌护栏,八角棱形宽大,井深数米,清澈见底,井旁还有可饮用的最新检测报告。

中华美德自重华始。

男二十四孝,第一孝就是“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歷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离开上虞宾馆的那天早晨,阳光晴好,再一次经过“舜井”,大樟树掩映下,舜井水漾着异常明丽的晶光。

二、曹娥

从小就沐浴着重华的中华美德之光,上虞孝顺儿女辈出。

曹娥的故事,起源于一场祭祀。

《后汉书.列女传》这样说: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五日,纪念伍子胥的日子。曹娥的父亲曹盱,有一副好嗓子,是上虞县非常有名的神职人员,每逢重大的占卜祭祀活动,他必定出席主持。

端午前后,江南常常阴雨连绵,江水猛涨。这一天的舜江,浪涛拍岸,刚开始,祭祀活动还正常,没多久,江涛就迅猛冲击着祭祀船,伍子胥并没有保佑纪念他的人们,一个猛浪,站在船头主持祭祀的曹盱就被打下江中,浑浊的江水迅速将他吞没。

消息立即传回家,只有十四岁的少女曹娥,锥心痛楚,她沿着江一边哭,一边寻,爹爹呀爹爹呀爹爹呀,悽惨之音,草木为之含悲,天黑下来了,夜已经沉沉睡去,曹娥依然不停地哭嚎,日以继夜,夜以继日,一直十六天,父亲的尸体还是没能找着。到第十七天,五月二十二日,曹娥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父亲溺水处投江,虽然连续数日的奔波疲劳,但她仍呈现出无比英勇的豪气,那一个纵身,中华美德史上于是有了如椽的一笔。

后来的传说很神奇,曹娥投江五天后,她抱着爹爹的尸体浮出江面。一时轰动上虞,孝迹继而传遍整个江南大地。

八年后,元嘉二年,公元151年,上虞知县度尚,他将曹娥的墓改葬于舜江南岸,并立碑纪念。自此,曹娥,就成了中华孝女的典型符号。

公元2018年4月23日中午时分,我来到了曹娥江(舜江)边的曹娥庙,祭拜这位“真女子”。

自然关注曹娥碑,这是一块名碑。

蔡邕暮夜造访,手摸碑文而读,并在背面题下了“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绝妙好辞),这一语双关,既赞美碑文写得好,又留下了中国第一个字谜。《世说新语》描述,曹操也曾费尽心思地猜过这个字谜,自嘆脑子差杨修三十里路程。王羲之则以小楷书写碑,有人考证,现藏于辽宁博物馆的绢本曹娥碑,就是王的手迹。李白到剡溪,自然要来曹娥庙,有诗为证,“笑读曹娥碑,沉吟黄娟语”。我在曹娥庙看到的,是王安石女婿蔡卞临摹旧时碑文重写的,这块书于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的碑,四百多个字,满满记载了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虽是楷体正字,笔法却无限清新,如山涧流泉肆意飞流。

一千多年来,曹娥始终安静地坐在那,任由人们祭祀膜拜,各种牌匾,都是对她孝行的褒赞:“真是女子”,是性情刚烈的真孝女,不仅是女子榜样,也是男子榜样;“江以孝永”,舜江因曹娥更名为曹娥江,曹娥也被列入女二十四孝的第一孝,曹娥江,中华民族孝行之江。

忽然,我看到了蒋中正先生的题匾,“人伦之光”,细笔圆润,行云流水。是的,人与人之间善的关系实现,千种万种,孝行必定是第一种,曹娥寻父,动感天地的高尚人伦。

三、王充

我是在《论衡.订鬼》篇中认识王充的,中国歷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但没关注他是上虞人。

数十年来,我一直沉浸在歷代笔记中,笔记除博大精深外,也有不少局限,海量的鬼神描写,虽奇思妙想,但大多是作者精神无法遣怀的时候,借用鬼神来说人事,看相、说梦、算命、占卦,无奇不有。有怕鬼的,一定就有不怕鬼的,东晋干宝《搜神记》中的“宋定伯捉鬼”,就让人无限生趣。干宝用笔记的形式,极尽嘲笑鬼,而王充则从理论上解决了鬼的有无问题。

王充的本事在于,他不是强行狡辩,而是用智慧和理论说服人:

人死了,精神就散了,怎么会变鬼?精神和身体,如同火和蜡烛的依存,烛没了,怎么会有火?从古至今(王充那个时代,公元27-约97),死去的人一定比活着的人多,如果有鬼,世界就基本上是鬼的了,为什么你们即便看到鬼也只是很少呢?

不要说两千年前,喜欢图谶的人们无法反驳王充的观点,即便现在,你也无法有力反驳他,虽然我们可以用未知领域的神奇不可测来搪塞,但你终究说服不了大量的无神论者。

章镇西南林岙村,我正行走在上虞茶场的千亩茶园中。茶垄蜿蜒,春雨浸润,茶园越发显得青葱,一个长长的墓道,在两旁樟树和松柏的簇拥下向前延伸,王充墓就在眼前,这个圆形冢,墓碑上的青石面板已有些斑驳脱损,但碑文上的“汉王仲任先生充之墓,清咸丰五年”字样却依然清晰,碑前有几束枯萎的菊花,显然,清明时节,人们并没有忘记他。

茶园西侧,几间茅屋,是王充史迹陈列室,门前有一页摊开的石书,镌刻着《论衡.对作篇》中的名句:

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这一段文字,并不艰深,他表达的几层意思也相当明确:

从古至今,许多书记载已经失实,虚妄超过真实,虚妄不除,实事难以被人们认识;《论衡》全面分析是非之言,努力确立起判断真伪的标准,但我不随意玩弄笔墨,故作玄虚;正因人间有许多错误,所以我要用尽心思,以此来讥刺和鞭挞社会上的不良风俗。

章镇馆的庭院中,王充在天空下独自站立,他右手捋鬚,左手握卷,双眼眺望远方,眼神自信而笃定。八十五篇《论衡》,在谶纬迷信和神学思想横行的东汉时空,无疑是一道夺目的求实光芒。

平地起高楼,自此,中国古典哲学史上巨大丰碑中,多了一座不朽的《论衡》。

四、越瓷

CHINA,瓷器,中国,源头在上虞。

上浦镇的大善小坞村,有山叫禁山,它是四明山馀脉,林深草茂,蜿蜒连绵。

2013年6月,江南的梅雨,依旧不知趣地让人们讨厌着,雨不停地下,小河满了,山土松了。一场热带风暴过后,禁山南麓,有村民在小溪边突然发现了大量的青瓷碎片,这显然是暴雨的功劳,大暴雨将松软的土涮了一层又一层,仍然刨根究底,但幸运的是,数千年前的青瓷碎片,终于有了和阳光对视的机会。

800多平方的发掘现场,成堆成叠的碎片,犹如青瓷集团军,浩多而壮观;而大量高品质的青瓷,如樽、簋、洗、盆、灯、罐等近三十种器皿,则犹如集团军的各级将官,身份显赫;那五条完整的窰炉生产线遗迹,则如青瓷的大军营,其中三条均为长条形斜坡状龙窰,火膛、窰床、出烟孔均保存完好,分别系东汉、三国、西晋三个时期完整的窰炉序列。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禁山窰址”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成了“201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前,上浦四峰村的四峰山南麓,已经发现东汉时期的“小仙坛窰址群”,由小仙坛、大园坪、小陆岙三处窰址组成。大善小坞村,也发现了“凤凰山窰址群”,由尼姑婆山窰址、凤凰山窰址、前山窰址三处窰址组成。它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整个上虞,上浦、梁湖、百官、汤浦、小越、章镇等曹娥江两岸的乡镇街道,已经发现近四百处自东汉至北宋年间的烧造窰址,“禁山窰址”的发现,再次向世人有力地证明,上虞的曹娥江流域,是中国成熟青瓷的起源地及第一个烧造中心。

大善小坞村的越窰青瓷博物馆内,有一组长长的模拟仿製窰炉,有窰工正往窰里塞柴,有窰工正捧着刚製作完成的泥罐健步往窰边走着,黄色的烟堂中有红光闪现,这样的再现情景,很容易将我们带往火热的烧造现场。从窰址上发掘出来的各色青瓷陈列,有整器,有碎片,青中带黄的颜色,拙而古,显然,它刚拂去上千年的尘埃,跨越时空远道而来,虽风尘僕僕,却依旧泛着鲜亮的光。

东山脚下,我在董文海的越窰青瓷坊歇脚。

董陶瓷世家出身,浙江省非遗传承人。高个子,却不善言辞,握着我的双手,也许刚刚从陶土中洗净。当我惊嘆于他陈列着的各种作品后,他却很腼腆:越窰青瓷,博大精深,我只想重现它的光彩。细聊的半个小时中,能时时感觉他负着重重的使命感,他和儿子董晖正全力破译越窰青瓷的密码,为的就是找回歷史记忆,恢復它的辉煌,并将其传承下去。他说很欣慰,六岁的小孙子,对製瓷很感兴趣,好多工艺都懂了。我问董,做瓷四十多年,最难的是什么?他答我:心态。古代工匠一辈子做一件事,他们的作品是心血的结晶,所以有灵气,而今天的人们,轻而易举做出产品,看起来极精緻,但没有生命力。

难得他的坦承。也许,我们的许多工艺和古人的距离,就差这么一点点,而这一点恰恰是数百上千年来最难达到的。董的绍兴话夹杂着普通话,我听着有点累,但他语速沉稳而坚定,双眼始终明亮,我知道,那种明亮皆因他的愿望和使命凝聚,内里涵养着一种巨大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越瓷一定会如谢安“东山再起”。

在上虞,有许多人正为越窰青瓷的“东山再起”而殚精竭力。

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已有数位国内外顶级製瓷高手入驻,韩美林,阿根廷陶瓷艺术协会主席维拉凡尔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艺术学教授路佛德,土耳其亚萨尔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蒂尔巴斯,等等,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要让越窰青瓷重新“夺得千峰翠色”。

五、春晖

110多年前,上虞乡绅陈春澜的二十五万银元,为南中国著名的春晖中学校奠下了坚固的基石。这所白马湖畔的乡间学堂,更因那些先后来此执教和讲学的名师而声动中国。

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杨贤江、匡互生、叶天底、刘薰宇、张孟闻、范寿康等名师先后执教;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张闻天、陈鹤琴、黄宾虹、叶圣陶等一批大家来此讲学、考察。

每一位名师,都和春晖有着特别的缘分,自然也就有了各自别样的故事,春晖因他们而生辉。

春晖的校训:“与时俱进”。

春晖的教育方针:“实事求是”。

春晖的训育方向:“勤劳俭朴”。

首开浙江省中学界男女同校先河。

人格教育。

爱的教育。

个性教育。

我在春晖中学校校史馆,细细品读那一百多年来长长的故事。

《爱的教育》镜框,一下牵住了我的眼光。这几个字,我很敏感,《笔记中的动物》序言就是《爱的教育》,它源于亚米契斯,那本书,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和动物在同一现场”,爱动物,也爱自己。所以,我主观断定,这镜框一定和那个意大利作家有关。

果然。

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应该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它也成了春晖中学的主要课程。春晖中学的著名领衔教师,也是著名作家的夏丏尊这样推荐《爱的教育》: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1921年底,上虞崧厦镇人夏丏尊,由湖南第一师范来到了春晖,被聘为首席教师,并负责招聘教师,随后,夏的学生丰子恺,最先应聘来教音乐、美术。

白马湖畔的小平屋里,国文老师夏丏尊看着从长沙街头买来的《爱的教育》原版书,心中涌起一种责任: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是,昏暗的煤油灯下,他对照日、英版本,抗击着寒风和虫蚊,寒以继暑,用一年多的时间,将它译成了中文。美术老师丰子恺,义不容辞地设计了封面,配了插图,1924年,《爱的教育》中译本,首次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严格说,是春晖中学校,诞生了《爱的教育》。

春晖花开,南国香来。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夏丏尊等先贤们,以极大的智慧和暖暖的爱意,培育着求知若渴的春晖学子们,拔亮他们的心中之光。

4月23日下午,世界阅读日,我带着刚出版的《相看》(笔记新说系列青少年版)走进春晖中学校的春晖外国语学校,和学子们谈阅读,我的开场白是:我也是带着“春”字进你们春晖的。春来春晖校,春光无限好,我膜拜春晖,因为这里散发着中国现代教育与新文学运动新春之光芒。

巧的是,《相看》的扉页这样写着:千年笔记,永恆的光。呵,要有光,必须要添光。

重华,曹娥,王充,越瓷,春晖,每一个名词,都是中国歷史不可或缺的标记,皆如浩瀚苍穹中闪烁着光芒的巨星。

上虞之光,中华美德之光,中华文明之光,中华文化之光,更是我们生命成长必须之灵光,它自遥远的时空划过天际而来,闪灼而永恆。

(2018年5月1日上虞归来)

陆春祥

笔名陆布衣等。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连山》等十八种。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等。

来源:大公报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