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位于丁宅乡的数字农业综合体项目已基本完工,建筑外立面古色古香。 数字农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24795平方米,投资1.53亿元,包含小镇客厅(游客接待中心)、乡村驿站、数字农业管理平台、
记者魏新宇摄舜江大桥拼宽工程全面建成通车该拱桥是我国首座大跨度非对称异形八边型拱桥 本报讯(记者宋彦佩通讯员吴良超高琪)“今天可以从新桥开车回家了!”6月29日上午8点50分,舜江大桥拼宽工程顺利通
近日,上虞博物馆新馆天香楼碑廊内的120块碑文上架安装布展完毕。随着天香楼碑廊布展完工,该博物馆布馆接近尾声。 上虞博物馆新馆由上虞历史文化陈列、上虞越窑青瓷展、天香楼碑廊、上虞建筑特展四个基本陈列
据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全国普法办组织编制了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挂图(一套2张),在智慧普法平台(中国普
本报讯(记者金伟)昨天上午,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双减”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双减”新政落实、相关文件政策拟定情况。区委副书记、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文中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委教
5月13日,著名作家陆春祥在大公报发表文章《上虞之光》,从舜、曹娥、王充、越瓷、春晖等文化符号着手介绍上虞。 ↓↓↓ 文章
7月16日,著名作家蒋蓝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漫游东山悟垂钓》。 ↓↓↓ 文章正文如下↓↓↓ 绍兴市上
近日,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名家徐刚的作品《上虞如梦》相继发表于《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散文》和《徐汇报》等报刊上,下面小编带大家来欣赏下这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吧~!
“上虞”之名,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由“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而得名。正是在上虞,舜受尧禅让,接受了“允执厥中”四个字,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史记》载:“
6月25日,著名作家徐坤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文章《感天动地曹娥江》。 ↓↓↓ 文章正文如下 ↓↓↓ 我
6月20日,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在《人民日报》24版发表文章《山水上虞》。 ↓↓↓ 文章正文如下↓↓↓ 在上虞的山水间徜徉,
因为谢安,也因为李白对谢安所代表的人格的仰慕,东山,成了一座充满隐逸诗意的山,一座代表高洁情怀的山。 暮春到上虞,原来只为寻访一座山,
今天,浙江日报刊登了著名作家裘山山《你的名字》一文,从名字牵出上虞一个个的故事。曲曲折折,精彩纷呈。 原文如下 ↓↓↓↓ 每
6月8日,著名作家韩小蕙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行进在前辈的大道上——拜谒胡愈之故居》。 ↓↓↓ 文章正文如下 ↓↓↓ 暮春
评判现代农村往往有两个标准:“富起来”“美起来”。2017年在上海评选出的“中国最美村镇”,其中就有上虞的东澄村。古屋白石黛瓦,街巷曲折幽静,千年古树护顶,高山
暮春时节,蒋子龙、徐刚、陈世旭、韩小蕙、裘山山、鲍尔吉·原野、潘向黎、徐坤、蒋蓝、陆春祥,10名全国著名作家雅集上虞,展开为期4天的采风创作活动。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外国语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绍兴市上虞区小越街道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垃圾分类探索调查。大学生们走访小越社区、街道、村庄,发放问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