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刘金平 通讯员 石玛丽) “来这里买瓷器、参观游学的客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日前,上浦镇大善小坞村村民虞泳达说,“我前几年在外地打工,现在回乡创业,开办了‘青创空间’,自己制售越窑青瓷,开设陶艺体验课,还开起了农家乐,每月收入近万元。”这是我区有效挖掘非遗项目资源优势、帮扶产业发展的有效案例。
近年来,上虞聚焦“青春之城”建设主战略,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虞瓷源文化小镇研学大楼投用,“上虞窑”开窑仪式暨“青来瓷源”共创大会举办,为青瓷文化传承发展再添一把“火”。2022年2月,上虞区入选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县市名单,青瓷产业借助政策东风,以“资源整合,项目推进”为抓手,引流文创企业,整合闲散资源,带动村民就业。上虞瓷源文化小镇聚集起了一大批青瓷从业者。
在帮扶产业发展上,我区围绕打响“瓷之源”品牌、重塑“瓷之都”形象、做深“瓷之旅”文章的目标,着力探索“非遗+技术+产业+文旅”的共富机制,在市场准入、商标注册、广告宣传、标准制定等方面聚力,主动对接、密切配合,多管齐下打造新时代浙江非遗“金名片”。
“当地政府一站式帮办快办,加速瓷源小镇餐厅项目落地,设立小镇消费维权站点,对青瓷直播带货进行培训指导等,有力助推了小镇发展。”越青堂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来瓷源小镇打卡的游客很多,游客在体验3D光影、陶艺制作,参观历史文化展馆的同时,了解越窑青瓷的历史文化,也打开了各式创意青瓷艺术品的销路。”
随着青瓷产业的集聚式、创新式发展,青瓷与非遗技艺、现代艺术、数字潮玩等开展“跨界”合作。在第二届良渚论坛开幕式上,一只通体由青瓷打造的小猴子“瓷猿”C位出圈,将上虞越窑青瓷的典雅与厚重带入数字空间,让传统工艺在虚拟世界焕发新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上虞青瓷也成为“上虞尚品”区域品牌中的重要一份子,更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的主要伴手礼,还入选2023年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
“青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另一方面鼓励“新生”,不断挖掘、利用、转化历史经典产业文化价值,全力打造非遗“浙个好”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打好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培育、标准认证等“组合拳”,为促进产业发展,村民共富提供有力有效支撑。
越窑青瓷产业蓬勃发展,既是产业转型升级重焕青春活力的阶段性成果体现,更开启了共同富裕的新篇。未来,我区将加快推动上虞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物化、活化、转化文章,让千年窑火在现代化进程中生生不息,让越窑青瓷重焕新彩,为文化自信与产业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