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金伟) 安居梦,承载着老百姓对家的向往。“感谢政府出资改造我的‘老破小’房子,让摇摇欲坠的危房从内到外大变样,现在住得更加安心、踏实了,再也不怕台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日前,章镇镇新南村村民周培良入住翻新后的房子,内心十分激动。
周培良从小患小儿麻痹症,无固定工作,无力改造老房。2023年初,我区推进“十大民生实事”之住房安居保障实事,他的房屋被鉴定为C级危房,符合农村四类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救助政策。经过申报、鉴定、审批等程序,老房子修缮一新,从原先墙体开裂、梁柱破损的危房,成为了结构牢固、墙面整洁的新房。
这是我区推进住房安居保障实事的缩影。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农村四类困难家庭(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困难残疾户、低保边缘户)危房改造工作,专门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区、镇街、村三级同步建立档案,改造一户,销号一户,确保“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同时,加大对农村困难家庭的支持,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例如,新建房屋补助由原来的600元/平方米提高到了1000元/平方米。截至目前,我区累计下发补助资金6193余万元,累计完成3276户农村四类困难群众危房改造。
从乡村来到城区,不少老旧小区经过精心改造后换上新装,目之所及皆是获得感与幸福感:新增绿化和公共设施、杂乱的空调外机和雨棚得到统一改造、楼栋脱皮的墙面换上新衣、电动车充电桩统一规划……对此,普发公寓业委会主任董水夫很有发言权。在他印象中,居民一直对小区道路破损、雨污混流、车位紧缺、管线杂乱等问题非常在意,自从改造以来,小区整体形象提升了,居民们的抱怨也少了。
2023年,区建设局花大力气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在道路整修、积水治理、雨污分流、楼道靓化、园林绿化、车位增配、管线整理、环卫配套、污水零直排、天然气铺设等十大改造内容的基础上,实施房屋立面整修、智慧安防建设、背街小巷整治、未来社区场景配置等精品提升改造。特别在一些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小区,协同推进电梯加装工程,采取“政策补助+居民自筹”方式,对符合规定的老旧小区应装尽装。自2014年以来,全区累计投资8亿余元,完成62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加装电梯100余台,建筑面积超2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2.8万余户。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区通过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优化公租房信息系统等措施,织起了一张密实的住房保障网,群众的居住品质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2023年,我区建设(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962套,接下来的两年,将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个,共计2545套,分别为高铁新城青春驿站1500套和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高端智造集聚区配套人才公寓1045套。高铁新城青春驿站总投资11.62亿元,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高端智造集聚区配套人才公寓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8.5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