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白马湖畔将再现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虞城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白马湖畔将再现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

转载 高琴2022/09/16 13:41:1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49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本报讯 (记者 楼丽君) 9月15日,驿亭镇春晖村,台风“梅花”过后,秋意更浓了。穿行在白马湖畔,热气腾腾的项目建设场景随处可见。春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王建龙拿着手机徒步去距村委2000米左右的北边入村口看工程进度。那里正在打造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景区核心区块。

  入口处,两根木头立在路两侧,架起一个简易的门面,上书“春晖中学校”。这是春晖中学最早的校门,已恢复当年的模样,“荷塘月色”相关节点正在紧锣密鼓改造提升中。“再过两个多月,就可以笑迎四方客了……”王建龙对记者说,以前游客来春晖村,都想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聆听走小煤屑路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响,可惜因为时代变迁,变化太大,没能如愿。如今,这个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

  “春晖中学校”对面,是驿亭火车站。民国时期的驿亭交通方便,1914年通车的萧甬铁路就经过上虞驿亭、百官。“当年,朱自清就是从宁波坐火车,在驿亭站下车,穿过隧道,从这里踩着煤屑路,欣赏两边的荷塘,去春晖中学任教。1927年7月,他在清华园写下脍炙人口的散文《荷塘月色》。”驿亭镇党委书记马百根说,驿亭火车站、隧道、煤渣路、荷塘等,是几代人心中的乡愁,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无数学子背着行囊,沿着这条煤屑路,穿过大片荷塘,来到春晖中学求学。

  为了结束“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擦亮“白马春晖”金名片,今年4月,驿亭镇斥资近4000万元,上马19个文旅建设项目,合力打造“荷塘月色”景区,争创“白马春晖”市级乡村振兴先行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除了打造驿亭火车站、隧道、煤渣路、荷塘等节点外,还有名人故居带、半亩方塘、白马书屋、象山游步道、晚晴山庄遗址、游船码头等景点修缮和提升工程。”马百根介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春晖中学校”老校门左侧,就是闻名暇尔的白马湖。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而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大大小小的湖错落分布,村落、岛屿、沙洲镶嵌其间,美不胜收。当天,施工人员先在湖边打起木桩,用竹片和帆布围起一堵挡水坝,用水泵抽干水,种植荷花。“原先种植的荷花面积小,而且是清一色莲藕,观赏性差,我们正在补种一批观赏性荷花,营造热闹的场景。”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煤屑路尽头,就是名人故居带,也是“荷塘月色”景区的重要节点。丰子恺旧居“小杨柳屋”、朱自清旧居“平屋”、李叔同故居“晚晴山房”、经亨颐旧居“山边一楼”……一座座灰白的房子,在小桥、流水、古树的映衬下,已修缮一新,飘散着浓郁的名人大家气息。

  乌篷、画舫静卧湖中,铜雕、小品点缀岸边……地处春晖村村史馆前的游船码头夺人眼球。“春晖村游船码头是‘白马春晖’市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的其中一个子项目,于6月动工建设,8月初竣工,打造新晋网红打卡点。”王建龙说,届时,市民和游客可登上游船,与江南水乡邂逅,游览有景、有色、有船的白马湖,体验“村在湖中走,人在画中行”的独特魅力。

  大片的荷塘,风起涟漪,雨落碧叶,芙蓉出水,听取蛙声一片;水鸟啁啾,芦苇婆娑,静谧的水面一只只白鹭踩水掠过,漾起一串波纹……水更清了,鸟更多了,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乡共融的生态图景正在春晖村徐徐展开。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