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冯楠) 挥锹铲土、扶苗围堰、提水浇灌……日前,上虞乡贤研究会乡贤园中又多了一棵具有特殊意义的榉树。谢晋导演外甥女胡依望女士在来虞参加谢晋诞辰100周年活动之际,专程代表大伯谢晋参加“乡贤润桑梓,共植‘乡贤林’——我为家乡种棵树”活动。
“谢导是上虞的儿子,今天胡女士代表谢导种下一棵树,意味着谢导的艺术精神在家乡生根发芽,永葆长青。”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说,谢导一片赤子丹心,家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当天,胡依望女士还参观了上虞乡贤馆,当看到馆中陈列着不少谢晋的物件、照片,又得知“谢晋星”的策划申请和百年谢晋铁艺大型展示作品亦包含着乡贤会的奔走付出时,更是直言没想到,大伯离世15年,家乡人民还如此惦念,这份深情厚谊弥足珍贵,令人动容。
“乡贤植树,留名留心又留根。”陈秋强介绍,乡贤、名人植树,其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因此举形式简单而意义深远,自去年3月乡贤林活动开展以来,深受乡贤们的欢迎和支持。截至目前,已有29棵榉树在乡贤园中先后落地生根,抽枝长叶,且每株树前都有树碑立传。走近细读,榉树所植者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副部级以上领导、将军等。
为何选择榉树这一树种?据了解,榉树在古代常栽于书院、学堂门口,它深扎泥土,躯干挺拔,适应力强,枝繁叶茂,象征着乡贤们的优秀品格和乡贤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家乡的关系像根茎一样越扎越深,如枝叶这般越长越密。
作为“中国乡贤文化之乡”,我区一直高度重视乡贤文化建设和创新,不断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新乡贤文化发展需求。区乡贤研究会积极对接虞籍乡贤共植乡贤林,更是有力推动了乡贤文化由研究挖掘向培育传承深化,让万绿擎苍荫及子孙,乡贤精神代代传承。
记者了解到,研究会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对接和踏看,这片暂居于乡贤园的榉树群今后将移栽至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带上,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城市建设发展和市民日常生活。所以在树种苗木上也会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和选用,包括其他部分具有特殊寓意的树种。“希望广大乡贤们多回乡贤林看一看,来给树浇浇水培培土,也来看一看家乡的发展。”陈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