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毛可雯) 日前,曹娥街道德济苑社区的社会组织“快乐爱心”志愿服务社开展慰问活动,为曹娥街道、道墟街道、盖北镇的4户困难家庭送去爱心物资和慰问金。慰问过程中,志愿者们与困难家庭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状况,叮嘱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困难家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温暖。这是我区积极推进村(社)慈善服务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实现基层慈善资源配置的精准高效,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对慈善服务的实际需求,切实增强居民群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我区全力整合基层公益力量,优化提升各项服务功能,助推基层慈善工作发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印发的《关于开展村(社)慈善服务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我区明确村了(社)慈善服务点建设标准,从功能定位、人员场地和管理运行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整合村(社)物资交流、政企互助、捐赠救助、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等一系列资源,大力推进慈善服务点建设工作。
同时,我区还加大了对村(社)慈善服务点的支持力度,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进一步完善捐赠、救助、服务三大基本功能,全区常态化开展志愿者积分兑换、爱心衣物回收、慈善超市等项目活动。并根据各社区特点不定期组织特色服务项目,如曹娥街道聚英社区爱心驿站设有“隔代不隔亲”亲子教育项目,帮助老年人“科学带娃”;振兴社区爱心驿站则组建了“帮帮帮”志愿服务平台,招募有一技之长的热心人士为居民解忧。
此外,我区还充分挖掘、发挥村(社)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作用,累计培育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3700余个,开展各类活动20000余场次,服务村(居)民逾120万人次。同时整合300余家村(社)乡贤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参与村(社)建设,服务基层群众,当前已累计筹集资金6000余万元,支出资金逾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