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毛锐) 5月12日晚,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的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在我区宪法公园及游船分会场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船岸联动”的创新形式,吸引超2000人次参与,掀起全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热潮。
作为国务院确立的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本次活动紧扣“青春之城”安全建设目标,由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牵头,联合区文广旅游局等部门及社会救援力量共同策划。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灾减灾不仅是政府职责,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今年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场景化宣传,让市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排查’,真正实现群防群治。”
“原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这么多灾害隐患。”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王先生感叹道。活动现场设置隐患排查讲解区、急救训练营等五大功能区,向市民传授“10秒隐患自查法”;急救训练区内,区社会应急救援协会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市民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没想到按压深度和频率这么关键!”刚完成培训的市民张女士感慨道。
本次活动首创“船岸联动”宣传模式,主会场宪法公园旁的LED大屏与穿梭于曹娥江面的主题游船联动,共同助力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防灾专线”游船内,乘客通过安全知识挑战赛现场答题,船舱屏幕同步播放防汛避险动画短片,线上也同步提供答题链接。“这种边学边玩的形式让孩子牢记安全知识。”市民陈先生带着儿子参与活动后表示。
宪法公园内,科技元素贯穿活动全程。无人机航拍、AR体验、触摸式体验救援设备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连续4期线上线下有奖竞答活动,形成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效果,“一江两岸”亮屏夜间灯光秀滚动播放防灾标语,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真正触摸到这些救援设备,才知道现代救援多专业!”中学生王同学感叹道。
据悉,本次活动是“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行动”的重要一环,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形成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当每位市民都成为安全卫士,‘青春之城’才能真正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