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冯楠 通讯员 俞凌云) 健身卡成“失踪卡”、美发储值变“智商税”……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如今,我区作为全省试点率先破局,启动上虞预付资金公证监管平台,通过事前严格审查、事中动态追踪、事后多元联调,为预付资金装上“安全锁”,全力构建消费者、商家及监管多方互通共治的消费新模式。
按照计划,我区已率先在美容美发、健身体育、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试点,并于今年7月起在全行业推开。上虞预付资金公证监管平台创新采用“银行+公证+事中监管+事后仲裁+区块链”模式,链接企业商户、监管部门、公证处、消费者和仲裁委等主体,嵌入备案、消费、核销、退费四大场景,串联资金存管、发卡售卡、争议处理等环节,打造风险预警与交办智能化的全流程监管体系。
具体而言,企业商户的服务项目,首先须通过监管平台进行备案发布,接着由消费者在线完成产品选择、协议签署和费用支付。这一过程再由公证处出具公证书,进行证据固定。而为防止协议出现“霸王”条款,平台还根据各行业特点,量身定制了14份格式合同、监管协议以及商户承诺书等法律文件,明确争议解决途径。
消费者付款后,如何有效避免商家“卷款跑路”,又确保其手握一定的流动资金?一方面,平台要求商家开立预付卡预售资金专用存款账户,按行业风险设定50%至70%梯度存管比例;另一方面,根据行业类别和消费习惯,在商家履约后分阶段释放资金,实现“消费一笔、扣款一笔、收款一笔”的实时透明追溯。
消费争议发生时,平台搭建多元化解决渠道。若双方协商一致,商家可在线退费;若协商未果,消费者可通过“调解+仲裁”在线申请渠道维权。平台设置的“共享法庭”,能以视频形式联动法官、公证员与当事人,提供专业指导;线上仲裁集成“纠纷建档—智能分流—进度追踪”全链条服务,力求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已有做法相比,上虞预付资金公证监管平台创新亮点突出。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除了保障资金安全,更强化法治思维、技术赋能与协同治理。依托多部门协同机制,以公证法律公信力为核心,提供“监管+调解+仲裁”全链条服务;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全程存证交易记录,一旦监测到商家资金异常流动或投诉激增,立即启动账户冻结与风险预警。
为从源头净化市场,我区目前已对近千户商家开展筛选整治,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重点行业80%以上覆盖率。同时,公安部门持续加大对卷款跑路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筑牢预付式消费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