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徐黎锦) 9月1日,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的相关具体措施,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全面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此次实施的新国标旨在通过强化防火阻燃、防篡改等技术要求,降低火灾和事故风险。其中,新国标创新性地要求电动自行车电动机内置转速传感器,当车速超过25km/h这一限定值时,系统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从物理层面杜绝了超速的可能性,有效遏制超速行驶带来的安全隐患。
新国标中调整了整车质量限制,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调整为63公斤,而使用其他类型蓄电池的车辆仍需≤55公斤。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防火阻燃要求,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以降低火灾风险。同时,完善了防篡改要求,确保“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从源头上防止违规改装。
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的制动性能要求提高了一倍,要求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分别不超过4米和15米,大幅提升骑行安全性。针对市场存量车辆,新国标设置了三个月的销售过渡期。2025年9月1日前生产的旧国标车可以继续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从2025年12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以继续使用或参与以旧换新活动。
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电动自行车要选择正规渠道,选择有CCC认证标识、有产品合格证明的车辆,切勿擅自改装电动自行车,避免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定期检查车辆及蓄电池,保护自身骑行安全。购买时,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确认CCC认证证书的有效性,确保购买的车辆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接下来将面向社会公众对新国标相关要求加强科普宣传,加强对经营者的宣贯培训,积极营造电动自行车安全社会共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