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曹娥江经开区积极探索工业全域治理新路径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虞城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曹娥江经开区积极探索工业全域治理新路径

转载 高琴2022/03/28 13:05:0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4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本报讯 (记者 张诚 通讯员 王一敏) “东关、道墟街道腾退地块被盘活后,新引进高端机械、精密仪器等20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引进资金13.97亿元,亩均产值显著提升。”近日,曹娥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工业全域治理,传统的乡镇工业园区正焕发新的生机,一批优势产业项目、优势资源和要素正加速集聚。

  2020年10月,我区启动筹建工作,将全区九大乡镇工业园区整合为浙江上虞曹娥江经开区。去年12月,曹娥江经开区正式获批省级开发区,涉及7个乡镇街道,规划面积23.25平方公里。根据全区实际,曹娥江经开区管理范围扩大至12个镇街,涉及面积32.14平方公里。这是我区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再造千亿级大平台的战略部署,更是我区作为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试点的一次全新探索。

  自获批以来,曹娥江经开区加快实体化运行,制定出台工业全域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整治提升,盘活土地空间8000亩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30万元以上。今年计划淘汰出清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实现动态出清。

  “围绕园区统筹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今年重点以百官双创产业园区、道墟化工企业腾退后空置土地等作为突破口,通过淘汰出清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国资运作一批‘四个一批’实施路径,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曹娥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曹娥江经开区于2021年6月全域完成摸底调查,共有工业企业5161家,其中规上企业408家,占比7.91%,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的企业3582家,占比69.41%,是全区工业全域治理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下旬起,按照“全域全企”要求,曹娥江经开区启动新一轮摸底调查,持续对接工业全域治理“一码管地、双码治企”系统运作,力争在3月底前完成经开区全域地企数据入库。

  “旧笼子”腾出来,引进“新好鸟”,实现经济发展“吐故纳新”。曹娥江经开区树立“存量即招商”“要素即招商”的理念,聚焦工业全域治理,通过大力度的存量提升,盘整各类要素资源,加快腾退土地“二次利用”。“围绕突出上市公司配套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大发展方向,分门别类制定招商政策,建立重点在谈项目动态储备库,全力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曹娥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智慧园区系统平台正抓紧谋划建设,该平台将能分类展示企业信息、资源要素和国土空间分布、属地项目等,叠加土地性质和权属、地块建筑容积率等数据资源等,实现数据分析和综合应用集成,有利于提升园区的数字化治理水平。同时将导入第三方产业链专业招商平台数据,为园区的产业链招商精准提供靶向企业。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