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通讯员 殷烨佳 记者 赵晶晶)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全国1409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我区二都杨梅、丁宅水蜜桃、上虞觉农翠茗茶、上虞野藤葡萄成功上榜。
二都杨梅主要有水晶种杨梅、深红种杨梅两个优良品种,水晶杨梅又名白沙杨梅,其核心产区位于驿亭镇,种植面积达1651公顷,年产量约11670吨。近年来,我区大力扶持杨梅产业,通过举办杨梅文化节等活动,显著提升了二都杨梅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丁宅水蜜桃主栽品种为“湖景蜜露”与“白丽”,以“个大色艳、汁多味甜、芳香浓郁”著称,生产地域涵盖丁宅乡7个行政村,种植面积267公顷,年产量约5000吨。我区充分发挥特色果业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集产业、生态、数字、文化、服务于一体的“仙果+”未来乡村发展之路。
上虞觉农翠茗茶,以“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名字命名,其外形呈花卷状,色泽如翡翠,滋味甘爽,具有浓郁的高山茶风韵,现有种植面积1261公顷,年产量约200吨。我区通过举办采茶仪式、茶圣祭拜典礼等活动,不断强化品牌文化内涵。同时,实行商标使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包装、指导价格、品牌宣传“六统一”的品牌管理模式,以质量铸就声誉,以声誉强化品牌。
上虞野藤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培育出夏黑、鄞红等丰富优质品种,口味鲜甜可口、果味浓郁,核心产区在盖北、章镇等乡镇,种植面积1467公顷,年产量约45000吨。依托浙江省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我区积极开展新品种研发并通过“葡萄采摘游”生态农业模式,结合农耕文化体验与葡萄衍生产品开发,推动产业向农文旅融合方向转型,有效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此次我区4件特色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标志着这些优质产品将受到更统一、更权威的规范管理和法律保护,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也将得到有力提升,同时,地方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特色文化的传承弘扬也会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进一步释放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推动实现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上虞尚品”金字招牌,为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贡献强劲的“地标力量”。